主办:山西省临汾市人民政府 © 版权所有 2018
承办:临汾市水利局
晋ICP备05003731号 网站标识码:1410000086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转发微信公众号:宜春市生活垃圾分类(宜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01.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是朝阳产业,使垃圾资源化,这是化腐朽为神奇,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希望企业再接再厉。《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的讲话》(2013年7月21日至23日)
02.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还问起地沟油的出路,“地沟油哪去了?”“没有去搞麻辣烫吧?”( 2014年2月,总书记在北京市第九水厂考察时指出)
03.要因地制宜搞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改变农村许多地方污水乱排、垃圾乱扔、秸秆乱烧的脏乱差状况,给农民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2016年4月,总书记在农村改革座谈会上强调)
04.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这项工作关系十三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关系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关系垃圾处理中的“邻避”困局能不能从根本上破解。要研究总结浙江等地的好经验,加快在全国推广。要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要加快研究制定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制度的法律,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制定地方性法规,像生态文明试验区、北京上海这类国际性大都市、各地新城新区等就应该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率先建立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制度,为全国作出表率。要加强考核评价,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做得好的地区要表扬,做得差的要批评。党政军机关以及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要率先实施垃圾分类制度。要增强文明素质教育,把垃圾分类指示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幼儿园抓起,培养全社会良好习惯。要加强生活垃圾“ 四分类”处理的系统性设施建设。各地在编制市县空间规划中,要对垃圾焚烧厂提早布局、明确厂址、破解“邻避”困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2月21日)
备注:总书记的讲话指明了垃圾分类“三个关系”的重要意义,确定了“三化四分类五原则”的指导思想,提出了九个方面的具体要求,构建了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顶层设计。
05.垃圾分类这项工作我已布置过,你们要抓紧抓好。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
06.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垃圾综合处理需要全民参与。2018年1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上海市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考察,看到几位年轻人正在交流社区推广垃圾分类的做法,总书记十分感兴趣,仔细询问有关情况。当一位年轻人介绍说公益活动已经成为新时尚时,总书记表示“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垃圾综合处理需要全民参与,我关注着这件事,希望上海抓实办好。”并在接下来的座谈中指出“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就在社区。”《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的讲话》(2018年11月6日)
备注:总书记把垃圾分类这一关乎文明、民生和环境的“关键小事”提到了就是“新时尚”的新高度和新境界。
07.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点做好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8年12月19日至21日)
08.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搞好垃圾分类和环境卫生。2019年2月,总书记在北京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来到东城区草厂四条胡同,回忆起儿时生活,用自身经历谈及搞好垃圾分类工作,“小时候,我住在胡同里,都是晚上倒垃圾。现在,条件好了,环境美了,一定要搞好垃圾分类和回收处理。这对我们物业管理的要求又高了,管理难度也大了。要加强管理,不断增加这方面的投入。”他又对前来办事的群众说:“从每家每户开始就要培养垃圾分类的意识,养成这个习惯。”《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的讲话》(2019年2月1日)
09.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要加强引导、因地制宜、持续推进,把工作做细做实,持之以恒抓下去。要开展广泛的教育引导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实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有效的督促引导,让更多人行动起来,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全社会人人动手,一起来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一起来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人民日报,2019年6月3日)
备注: 总书记的这次重要指示,再次强调了推行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用三个“要”指出了推行垃圾分类的三个关键、三个引导、四个要求。三个关键: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三个引导:加强工作引导,开展教育引导,实行督促引导。四个要求:因地制宜持续推进,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10.“上海抓住垃圾分类等城市治理难题,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进展,体现了干一件成一件的务实作风。” 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
11.垃圾分类引领着低碳生活新时尚。 《习近平总书记新年贺词》(2019年12月31日)
12.生活垃圾分类关系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创新基层社会治理都有着重要意义要从落实城市主体责任、推动群众习惯养成、加快分类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支持政策等方面入手,加快构建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长效机制,树立科学理念,分类指导,加强全链条管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的讲话》(2020 年9月1日)
13.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稳步解决“垃圾围村”和乡村黑臭水体等突出环境问题。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以乡镇政府驻地和中心村为重点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支持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推进农村水系综合整治。深入开展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实现村庄公共空间及庭院房屋、村庄周边干净整洁。全面提升环境基础设施水平。构建集污水、垃圾、固废、危废、医废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形成由城市向建制镇和乡村延伸覆盖的环境基础设施网络。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开展污水处理差别化精准提标,推广污泥集中焚烧无害化处理,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污水资源化利用率超过25%。建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以主要产业基地为重点布局危险废弃物集中利用处置设施。加快建设地级及以上城市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理设施,健全县域医疗废弃物收集转运处置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14.“要实施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重视新污染物治理。” 2021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
15.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污染物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 开展新污染物治理。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健全现代 环境治理体系。严密防控环境风险。深入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2022 年 10 月 16 日)
16.看到来信,我想起五年前同大家交流垃圾分类工作的情景,你们热心公益、服务群众的劲头让我印象深刻。得知经过这几年的宣传推动,垃圾分类在你们那里取得新的成效,居民文明程度提高了,社区环境更美了,我很欣慰。
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精准施策、久久为功,需要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希望你们继续发挥志愿者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作用,用心用情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带动更多居民养成分类投放的好习惯,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积极贡献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给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的回信》(2023年5月21日)
主办:山西省临汾市人民政府 © 版权所有 2018
承办:临汾市水利局
晋ICP备05003731号 网站标识码:1410000086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